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三國演義》把正史變成了小說,把只有高級知識分子才能讀懂的高文典冊變成了家喻戶曉的通俗話本,它對中國的巨大影響你是否認不了的。這種影響從積極的方面看是一面鏡子,從中你可以看出中國歷史是怎樣造成的。書中雖也夾雜了一些諸如關(guān)公顯圣、諸葛禳星、借東風之類荒誕的描寫,但從整體上看它展示了中國歷史的真實游戲,將歷史進程中最黑暗、虛偽的一面撕破給我們看。比如它寫曹丕想篡漢自立,就唆使華歆等人威逼漢獻帝起草“退位詔”,獻帝害怕性命不保,就只得在“受禪壇”上交出皇權(quán)。禪讓儀式一結(jié)束,曹丕就對大臣們說:“舜、禹之事,朕知之矣!”你看這輕輕的一筆,就把儒生集團幾千年來建構(gòu)起來的神話消解得一干二凈。但從消極的方面看,這又是一本壞書,一本少兒不宜、成人也不宜的壞教科書。它教給人的不是善良、同情、友愛等普世的價值關(guān)懷,而是陰險、毒辣、狡詐等恐龍時代的生存法則。它所宣揚的忠義實際上是依附,它所標榜的智慧實際上是權(quán)謀,它所謳歌的兄弟情義實際上是小集團內(nèi)部的攻守同盟,類似于黑社會的利益死黨。它是中國人心扭曲、道德敗壞的巨大推手。因而民間早有“少不讀《水滸》,老不看《三國》”的諺語。
在三國的世界里,人們不問是非,只問成敗。成功了就是英雄,失敗了就是懦夫,不存在“失敗的英雄”一說。怎樣才能成功呢?誰的臉最厚,心最黑,誰就能成功??上н@種成功只是動物學意義上的。它并不能給當下和后世增加任何文明的因子。殺伐擄掠的時候,當然要把天下蒼生、仁義道德掛在嘴上,但都是用來遮丑或當幌子用的。英雄們念茲在茲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消滅對手。消滅之后將對方的人口、土地納入自己帳下,女人攬入自己懷中。
曹操率軍攻打宛城,守將張繡見曹軍勢大,就率眾歸降。曹操進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張繡的嬸娘鄒氏取來共枕。曹丕隨父攻破冀州,提劍進入袁紹府,見二婦相擁而哭。問之,知是袁紹的妻子和二兒媳,就拖袁熙之妻甄氏前來,以衫袖拭去臉上的污垢,見其有傾國之色,遂按劍坐于堂上,當場納為己妻。劉備也一樣。他趕走劉璋,占領(lǐng)益州后,法正奏曰,劉璋的哥哥劉瑁早死了,但留下一個寡婦長得十分漂亮,大王何不納為王妃?劉備開始還裝模作樣,說,劉瑁是我同宗兄弟,我怎么能亂來?但他手下人說,人家秦穆公的女兒懷贏先嫁給晉懷公,后來又嫁給晉懷公的伯父都可以,你娶個兄弟媳婦算啥呢?劉備一聽,就笑吟吟地接受了.
而這正是獅子老虎慣常的做法。雄獅或雄虎要想稱王,都是等體力增長到一定程度時,突然攻入對方群中,咬死當家的雄性和來不及逃走的幼崽,然后把先主留下的姬妾寵妃一并笑納。唯一與人不同的是,獅子老虎咬死對手,占了它的地盤和女人,不會再講仁義,而英雄們會。劉備攻下西川,占領(lǐng)益州,逼得同宗兄弟劉璋納土歸降。這事即使擱三國時代也不大光彩。你不是口口聲聲說曹操是賊,你才是“正統(tǒng)”嗎?現(xiàn)在我們姑且認為你沒有冒充高干子弟,確實是漢室帝胄,但你姓劉,劉璋、劉表不也姓劉嗎?他們也是“賊”嗎?劉備大概也覺得此事做得不地道,因而看見劉璋捧著官印文書出城來了,就趕緊上前拉住他的手,痛哭流涕地說:“非吾不行仁義,奈勢不得已也!”
二
在這種獸化的游戲規(guī)則里,霸主梟雄們都不論制度優(yōu)劣,只比權(quán)術(shù)高低;都不嘆仁義墜地,只恨兵少將微;全不念豺狼當?shù)溃杳竦箲?,只恨自己不能殺更多的人,占更多的地。簡言之,在這種價值體系里,救人的不是英雄,殺人的倒成了英雄;教人活的不是英雄,教人死的反倒成了英雄。劉備入川本來說好是為打張魯?shù)?,一應軍資糧草也全由劉璋供給,后來劉備以供應不足為借口,反攻倒算,竊取了西川,這事的是非曲直雖三歲小兒亦可明了,但經(jīng)此一役,搶人的劉備成了三分天下的英主,救人的劉璋卻成了暗弱無能的庸才。
劉璋救過人嗎?當然。這一點即使在醬缸一樣的《三國演義》里,也至少留下了兩處令人動容的記錄:
第一次是劉備大軍攻陷雒城,從事鄭度向劉璋獻計說:“今劉備雖攻城奪地,然兵不甚多,士眾未附,野谷是資,軍無輜重。不如盡驅(qū)巴西梓潼民,過涪水以西。其倉廩野谷,盡皆燒除,深溝高壘,靜以待之。彼至請戰(zhàn),勿許。久無所資,不過百日,彼兵自走。我乘虛擊之,備可擒也。”但劉璋回答說:“不然。吾聞拒敵以安民,未聞動民以備敵也。此言非保全之計。”鄭的意思是,劉備大軍勞師襲遠,糧草不多,吃的是山里的野谷和百姓倉庫里的糧食。如果我們將百姓集體移民到涪水以西,然后實行堅壁清野,劉備沒有吃的用的,自然不戰(zhàn)而退。如果從“成功”的角度上看,鄭度此計當然極為高妙,連孔明聽后也大吃一驚,說:“若用此言,吾勢危矣!”但劉璋的選擇卻出人意料:他寧愿讓軍隊正面迎敵,也不愿讓百姓拖家?guī)Э诘匕徇w。他認為軍隊的責任就是抵御外敵,保護百姓的生命和財產(chǎn)?,F(xiàn)在軍隊不能保護百姓的生命、財產(chǎn)也就罷了,反而讓百姓放棄家園,燒毀財產(chǎn),來保護它的安全,這算什么道理!
第二次是劉備命馬超率部攻成都,兵至城下對劉璋喊話讓他歸降。劉璋雖然氣得昏倒在地,但醒來后還是對眾人說:“吾之不明,悔之何及!不若開門投降,以救滿城百姓。”董和說:“城中尚有兵三萬余人;錢帛糧草,可支一年:奈何便降?”劉璋回答說:“吾父子在蜀二十余年,無恩德以加百姓;攻戰(zhàn)三年,血肉捐于草野:皆我罪也。我心何安?不如投降以安百姓。”眾人聞之,皆墮淚。
魯迅曾經(jīng)感嘆“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劉璋能不能算一個?
需要說明的是,儒家思想雖然從整體上是反民主的,但還是有一些片段的言語流露出了可貴的民本思想。比如孟子就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也就是說在孟子的價值序列里,人民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國家(社稷),最后才是政府首腦(君王)。為什么呢?因為國家和政府既然是人民為了保護自身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才設(shè)立的,那么,國家就應當為了人民的幸福安全而存在,而不是相反。如果一個國家非但不能保護人民的幸福安全,它的存在反而有害于人民的幸福安全時,當然應該棄國家而存人民。當時的益州有土地,有人民,有獨立的軍隊,可以視為一個主權(quán)國家。問題是這個國家現(xiàn)在面臨強大的外敵,它根本無力保護它的人民,那么根據(jù)“民為貴,社稷次之”的原則,當然應該選擇“亡國”。
國家和政府又是什么關(guān)系呢?國家在上,政府在下。國家是永久性的主權(quán)象征,政府是臨時性的制度安排。政府是給國家打工的。當一個國家面臨數(shù)倍于自己的強敵,政府又不能組織有效力量抵御時,政府首腦(君王)為免遭“亡國滅種”之危險率領(lǐng)文武百官(內(nèi)閣)投降,有何不好?難道非要拼個精光,引起像“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那樣的人間慘劇才算英雄嗎?只不過歷來的統(tǒng)治者都是鼓勵“為國捐軀”的,因而我們的教科書都為這類名為“為國”實則“為君”的英雄充滿,“為民”的劉璋反倒成了一個異數(shù)。
關(guān)羽死后,劉備傾全國之兵七十五萬,為二弟報仇。趙云首先站出來反對。劉備怒曰:“孫權(quán)害了朕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馬忠皆有切齒之仇:啖其肉而滅其族,方雪朕恨!卿何阻耶?”趙云說:“漢賊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為重。”劉備回答:“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也就是在劉備看來,國家和政府不是為民,而是為君設(shè)立的。全國人民理應愛吾所愛,恨吾所恨。我的二弟就是全國人民的二弟,我的殺弟之仇就是全國人民的殺弟之仇。如果一個人貴為天子,連殺弟之仇都不能報,那么,國家再強大(擁兵七十五萬),幅員再遼闊(萬里江山),又有何用?
你看他與劉璋比,一個為了救滿城百姓,寧愿舍棄江山,到公安縣當個下崗職工,靠領(lǐng)一份退休金過活;一個為了一己私仇,不惜將全國的百姓都綁到他的戰(zhàn)車上,最后全軍覆沒;你說誰是真英雄,誰是假仁義?因而,每當我在電視上看見七十余萬蜀軍在彝陵,被燒死、射死、刺死、滾木擂石砸死、江中淹死、自刎而死,就忍不住想:劉備打仗還可以說是為了兄弟情義,因為他們當初畢竟有過“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盟約,可這些士兵以及為戰(zhàn)爭輸出兒子和糧食的父母是為了什么?他們見過關(guān)公嗎?
三
從恤軍惜民的角度上講,劉備甚至還比不上他“扶不起的阿斗”。阿斗雖然在青春期就登上了國家領(lǐng)導人的崗位,不免有些貪玩,但在處理國事方面,一直有一種求真務(wù)實的態(tài)度。他對勞民傷財、徒耗國力的北伐早有意見,只是懾于諸葛亮的威嚴,不敢公開叫板而已。諸葛亮平定南方,將要開始北伐的時候,劉禪就婉勸道:“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勞神思。”但諸葛亮不聽,更不顧朝中大臣的反對,屢啟兵釁,積年無功。一直到建興十二年,那時曹丕已經(jīng)死了,諸葛亮又要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劉禪終于忍不住問他:“方今已成鼎足之勢,吳、魏不曾入寇,相父何不安享太平?”話說得很客氣,實際意思是:你就別再瞎折騰了!天下三分的形勢已經(jīng)形成,吳、魏又不曾入侵我們,我們?yōu)槭裁匆蛉思遥坑腥苏f這是以攻為守,有人說這是為轉(zhuǎn)移國內(nèi)矛盾,而無論哪一種目的,實際結(jié)果都只能是飲鴆止渴。因為按照他在隆中為劉備所做的策劃:“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jié)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也就是北伐要有兩個條件:一是“跨有荊、益”;二是“天下有變”。兩者缺一,則勢難成功。因為只有“跨有荊、益”才能兩路夾攻,只有“天下有變”才好東西出擊?,F(xiàn)在天下無變而荊州已失,兩路夾攻變成了單線出擊,由漢中越秦嶺行路難,難于上青天,所帶糧草輜重有限。司馬懿只要守住從陳倉到洛陽的重要隘口,任憑叫罵,堅守不出,不足月余,蜀軍必退。以諸葛之聰明不會不知道此中奧秘,但為什么知道了還要瞎折騰呢?這就是道德理想主義者的自負。
現(xiàn)實主義是根據(jù)形勢變化相機而動,道德理想主義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就像我們常說的“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三國時的政治家是不是都有理想,理想是不是都要建立在不可能實現(xiàn)的基礎(chǔ)上,這都可以討論。但可以肯定的是,諸葛亮是有理想的,他的理想就是他在《出師表》里寫的:“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有理想當然不是壞事,但也要看在歷史給定的條件內(nèi)能不能實現(xiàn)。比如,我就是一個有理想的人。我的理想曾經(jīng)是當一個糧站主任。小時候家里窮,經(jīng)常拿不起干糧,學校食堂的飯僅僅能維持半天不餓,每到下午、晚自習就餓得頭暈。班上有個女同學,父親在鄉(xiāng)糧站當主任,人家不僅在家吃得好,而且經(jīng)常在書包里裝著饅頭,并故意露出雪白的一角。偷人的勇氣是沒有的,但從此暗暗下了決心:長大了一定要當個糧站主任。初中畢業(yè)后,家里讓報考中專學校,我填寫的第一志愿就是“陜西糧食學校”。后來因為分數(shù)不夠,沒有考上。但這也不要緊。因為我與諸葛亮的區(qū)別在于:我的理想是由我選擇并由我負責。即使實現(xiàn)不了,比如沒考上,也僅僅給家里人帶來一些生活上的困難,并不會觸及更多的人。而諸葛亮就不同了。他的理想他一個人實現(xiàn)不了,必須在后面跟上幾十萬士兵,士兵后面再跟上幾十萬打糧食的百姓才行。不信,你讓他一個人拿上鵝毛扇,站到洛陽城下,大喊“興復漢室,還于舊都”試試?因而這種理想的正當性僅僅在于:這些士兵是愿意跟他的,這些百姓也是愿意給他納糧的;否則就成了他制定理想,別人替他的理想買單。實現(xiàn)了是他一個人的功勞,他可以名垂青史,做萬世師表;而跟在他后面的士兵,以及在家里種地的父母則連名字也沒有人知道。這還不算最壞的,最壞的是實現(xiàn)不了。也就是由于指揮失誤或時運不佳,北伐失敗,諸葛亮仍然做他的漢丞相、益州牧,可死了的士兵就再也活不過來,浪費了的糧食也再不可能還回來。
教訓是:一個人有理想當然好,但千萬不要把自己的理想當成別人的理想。即使你認為你的理想是七寶樓臺,也不要強加于人。因為你的天堂有可能是別人的地獄。哈耶克稱之為“致命的自負”,并把這種理想實現(xiàn)的征途稱之為“通往奴役之路”。
實際上蜀國最后就亡在這種“致命的自負”上。為什么素有天府之稱,又有重險把守的蜀國,在三國中是最先滅亡的?從曹魏出兵到劉禪投降僅僅用了兩個月。史學家們總結(jié)了好多原因。比如:劉禪昏聵,黃皓弄權(quán),陳祇亂政,譙周誤國,其實都靠不住。說劉禪昏聵,主要依據(jù)的是那個“樂不思蜀”的故事?!度龂尽防锏膭⒍U在分割行政權(quán)與軍事權(quán),待機出擊魏國的戰(zhàn)略決策方面都很有一套。即使那個“樂不思蜀”的故事,也很難說他“無情無義”。你想當時他雖被封為安樂公,實際上只是一個俘虜。司馬昭問他“頗思蜀否”也是在試探他的歸心。他敢說他“思蜀”嗎?南唐后主李煜不就是被俘到汴京,還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的詞,被毒死的嗎?至于宦官弄權(quán),小人干政,哪個朝代沒有?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弄得民困財盡,國力空虛。在曹魏進攻前,蜀國已被自己的窮兵黷武折騰成了空架子,只需外力輕輕一推,這個紙糊的帝國就倒地不起。
據(jù)蜀投降后向鄧艾呈上的戶籍簿顯示:劉禪投降時,蜀國“共戶二十八萬,男女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官吏四萬”。也就是每九個老百姓就要養(yǎng)活一個士兵,每七戶人家就要供養(yǎng)一個官吏。這負擔不知比劉璋時期沉重了多少倍?因而當后主投降,鄧艾進城受降時,成都的百姓竟然“皆具香花迎接”。實際上就在蜀漢滅亡的前幾年,吳國誅殺了權(quán)臣孫綝,馳書報入成都,劉禪遣使祝賀,吳亦派使者薛珝回訪。薛珝自成都歸,吳主孫休就問他:蜀中近來有何動作?薛珝回答說:“入其朝,不聞直言;經(jīng)其野,民有菜色。”一個沃野千里、物產(chǎn)豐富的天府之國,竟然弄得“民有菜色”,這樣的國家想不亡也難!
|